你用电脑转账多久了?你还记得你的U盾密码吗?近年来,以移动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转账方式发展迅速,个人网上银行U盾日益淡出大家的视野,公司转账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近日,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试点新手机银行。结合华为手机盾技术,公司未来可以在移动终端通过电子渠道办理转账,手机制单和验证不需要插入实物盾,这离消除U盾又近了一步。虽然还有很多用户“无盾转账”安全仍有一些担忧,但业内人士指出,移动终端转账的安全核查原则与网上银行转账相同,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传统物理U盾利用率进一步降低,甚至退出历史舞台。
01
多家银行改造传统U盾
长期以来,公司对外转账和个人大额转账大多采用网银,插入实物U盾。但网银转账操作相对复杂,U盾牌携带不便等问题也在多年的发展中留下了不少批评。
近日,中国建设银行与华为联合推出的新公司手机银行率先在深圳分行试点。未来,公司不仅可以在移动终端进行电子渠道转账,还可以结合华为手机盾技术、手机制单和验证,无需插入实物盾。
在此之前,公司只能依靠网上银行办理电子渠道转账,需要U盾保护才能下单。一家银行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大多数企业都实施了转账“双U盾”验证制度一般由出纳担任经办人、财务主管或公司高管授权转账时需要经过两次认证,以保护企业财务安全,防止员工个人使用单个U盾转账企业资金的风险。“一些大型企业甚至可能使用两个以上的盾牌,转账金额也由公司自己设定。”柜员透露,但不排除一些小企业由法人或公司高管管理,所以只需要一个U盾。
据了解,“双U盾”验证制度的不便之处在于,两个U盾一般要分开保管。如果其中一个不在企业,转账时间可能会滞后。CCB推出的新版公司手机银行可以在手机上进行订单制作和验证。除转账支付外,还包括代理工资、代码收付、账户查询、客户收据、公共账户预开户、税号信息、用户管理等功能。
事实上,在手机盾领域,建行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者”。今年3月,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联合推出“手机SIM盾”将安全验证数据植入用户手机NFC-SIM在卡的安全模块中,用户在进行手机银行交易时,植入手机SIM可以开始验证卡中的安全密码。
说到银行对传统U盾的优化升级,工行更早尝试。2014年,工行推出,工行推出“通用U盾”,可同时适用于电脑和手机。
02
个人U盾采用边缘化
银行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改变,与近年来移动金融的快速发展无关。根据易观产业数据库发布的中国网上银行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6年第四季度,中国网上银行客户交易规模达到536.3万亿rmb,环比增长6.1%,但与2015年同期相比,6.3%有所放缓,6.1%的季度增长率达到当年峰值。2016年前三季度,网银客户交易规模环比增长仅为3.9%、2.8%和5.2%。
报告认为,由于手机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替代,个人网上银行的营业额增长明显放缓,个人网上银行可以专注于大额转账、复杂交易和特殊授权业务;公司网上银行营业额保持稳定增长,大部分业务为账户查询、账户查询、转账、支付、收款、支付。
26岁的孟女士告诉《北京商业日报》,她现在使用支付宝或微信转账。当她使用支付宝转账银行卡时,她的累计交易金额已经超过了免费限额,并将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然而,由于操作方便,孟女士仍然喜欢使用第三方支付。至于不选择手机银行的原因,她说,许多银行手机银行最初只支持相关的银行储蓄卡,但她有三张不同的银行储蓄卡,每次使用转账卡不一定相同,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养成使用手机银行的习惯,更不用说使用银行U盾的习惯了。
湖北省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李红涵表示,网银U盾转账确实受到了移动转账的影响,包括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因为后三者在用户体验上做得很好,特别是避免了用户用U盾插插插的不便,比如有些公司的电脑是局域网,受风险防控需求的限制,不得不支持U盾。
03
“无盾转账”安全性受疑
然而,与孟女士不同的是,从银行退休的53岁的赵女士仍然更信任银行网上银行。她说,日常转账需求不多,转账金额较大,一直使用网上银行U盾和短信验证码双重保护。在移动金融方面,赵女士只有微信账号,她认识到移动支付的便利性,通常微信零钱会有数百元,用于小额日常开支。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银行U盾改变介质方式,可以插入移动终端或直接植入手机时,赵女士说,学习使用新的U盾可能需要一个过程,适应使用新的U盾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因为这种陌生感,她会感到不太放心。
更多的公司用户使用网银转账,对于使用网银转账的公司用户,“去传统U盾”这种方法不能在短期内适应。40岁出头的王女士是一家小型民营企业的会计人员,每年转账数百万元。她说,如果没有物理U盾,她会非常不安。“例如,在工作环境中,密码很可能被他人看到;或者你习惯使用密码、社交平台账户密码、手机密码、银行密码等,更容易知道;或者你委托别人转账,可能会留下记录。”
另一位比王女士年轻的企业会计师说,他的个人转账不能使用U盾,但公司的转账肯定会使用,“一是因为金额普遍较大,二是因为属于企业财务。如果无缘无故少了,就需要问责”。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目前很多个人版手机银行都没有使用U盾。过去两年,企业网银被广泛使用。由于企业网银资金较大,可以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04
“去U盾化”是大势所趋
U盾牌是银行提供的数字证书的简称,存储用户信息,长期以来一直是用户使用网上银行转账或支付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对于银行升级甚至取消传统的U盾牌,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安全问题和用户习惯的再培养。
对于安全问题,中国金融认证机构CFCA业务研究高级主管张毅介绍,移动终端地方安全措施的发展和加强是大势所趋。在外部挑战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银行必须在金融科技领域进行创新,手机终端手机盾牌和SIM盾牌技术、物理隔离钥匙管理等技术已达到高安全水平,实现了安全目标。董希淼还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安全验证的手段越来越多,包括刷脸、指纹等辅助验证手段。
但在便利性方面,张翼也指出,SIM盾牌需要更换手机卡的操作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种模式的便利性有待加强。在手机盾牌方面,华为率先完成手机盾牌,走在技术前沿,有助于其品牌的声誉和销售,但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对品牌的支持远远不够。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银行仍保留着传统的U盾介质。张毅提到,如果每部手机都完成了自己的手机盾牌,每家银行都需要自己对接,工作量是巨大的。李洪涵还表示,去除用户习惯的形成,银行大规模升级移动硬件配置的成本也是银行在转型过程中将面临的问题。然而,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即使仍面临一些约束因素,传统U盾的优化升级也是大势所趋。李洪涵说,未来传统的U盾将逐渐消失。董希淼还认为,实物U盾的应用正在逐渐减少,甚至可能退出历史舞台。